结婚先领证还是结婚后领证好?
我和对象打算结婚,现在纠结是先办婚礼再领证,还是先领证再办婚礼。不知道这两种顺序在法律上会有什么不同影响,也不清楚哪种对我们更有利,想了解一下相关的法律情况。
展开


在探讨结婚先领证还是结婚后领证哪个更好之前,我们先来明确“领证”和“结婚”在法律层面的含义。“领证”指的是男女双方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领取结婚证,这一行为在法律上标志着婚姻关系的确立。而“结婚”在日常生活中通常指举办结婚仪式,然而从法律角度看,举办结婚仪式并不等同于确立了受法律保护的婚姻关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九条规定,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完成结婚登记,即确立婚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这就表明,只有领取了结婚证,夫妻双方的婚姻关系才会受到法律的承认和保护。 先领证再举办结婚仪式,这种顺序意味着双方在法律上已经成为合法夫妻,夫妻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从领证那一刻起就生效了。比如,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一般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夫妻之间有相互扶养的义务;一方去世后,另一方有继承遗产的权利等。先领证能让双方的婚姻关系尽早得到法律的保障,避免后续可能出现的财产分割、权益纠纷等问题。 而先举办结婚仪式后领证,在举办仪式到领证这段时间内,双方的关系在法律上并不被认定为夫妻关系。如果在这段时间内产生财产争议、人身关系纠纷等问题,不能按照夫妻关系来处理,双方的权益可能无法得到充分保障。例如,在未领证期间购买的房产,如果只登记在一方名下,另一方可能很难主张自己的权益。 综上所述,从法律角度来看,先领证再举办结婚仪式是更为稳妥的选择,它能更好地保障夫妻双方的合法权益。但在实际生活中,选择哪种顺序还需要结合双方的家庭情况、个人意愿等因素综合考虑。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