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权用‘几则’表述好还是用‘几例’表述好?

我要写一篇关于维权的文章,在描述具体维权事件数量的时候,拿不准用‘几则’还是‘几例’合适。这两个词好像都能表达数量,但又感觉有所不同,想知道从法律语境和表达规范来说,哪个更恰当呢?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在探讨‘维权几则’还是‘维权几例’哪个表述更好之前,需要明确这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法律概念问题,而是语言表达层面的选择。不过在法律文书、法律宣传等相关场景中,合适的表述能让内容更清晰准确。


‘则’通常用来计量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内容,强调的是内容的独立性和完整性。例如在一些法律条文、公告等表述中,‘一则规定’‘三则通知’等,侧重于内容的条理性和分段性。从这个角度看,如果你的维权内容是以相对独立、自成体系的形式呈现,比如一个个独立的维权小案例且附带了较为完整的分析、结论等内容,使用‘维权几则’能突出每个案例的独立性和完整性。


‘例’一般用于计量事例、例子,重点在于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说明问题。在法律语境里,‘案例’是很常见的说法,我们经常会说‘一则法律案例’‘几例侵权事件’等。当你主要是用具体的维权事件作为实例来佐证某个观点、说明某种维权现象时,‘维权几例’会更合适,它更突出这些事件的示例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虽然没有明确针对‘几则’‘几例’使用的规定,但语言表达应遵循准确、清晰、易懂的原则。所以,要根据你文章的具体内容和表达意图来选择,如果是强调维权内容的独立性和完整性,‘维权几则’合适;若侧重于用具体事件举例说明,‘维权几例’更恰当。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

“有效的保障”和“有效地保障”哪个表述在法律语境中更合适?

我在起草一份法律文件时,遇到了用词的困惑。文件里需要表达对权益的保障,拿不准该用“有效的保障”还是“有效地保障”,不清楚在法律规范和正式文书里,哪种表述更符合要求,更能准确传达法律上的含义。

侵犯合法权益和侵害合法权益有什么区别?

我在一些法律文件和新闻里,经常看到‘侵犯合法权益’和‘侵害合法权益’这两种说法。我不太明白,这两个表述到底有没有区别呢?它们在法律上的含义是一样的吗?在实际的法律应用中,使用这两个词会有不同的后果吗?我想弄清楚这些问题。

描述违反法律底线应该用冒犯还是触犯?

我在写文章的时候,涉及到违反法律底线的表述,拿不准该用冒犯还是触犯,不知道哪个词在法律语境里更合适、更准确,所以想问问懂法律的朋友,从法律专业角度来讲,描述违反法律底线用哪个词才恰当呢?

应该是搜集证据还是收集证据?

我在处理一个纠纷的时候,需要去获取相关证据,但是我不太确定在法律语境里,用‘搜集证据’表述对还是‘收集证据’表述对,它们有什么区别吗?哪个才是更准确的法律用语呢?

权益搭配损害还是侵害?

我在写一份法律文书,里面涉及到权益的表述,不太确定该用损害还是侵害来搭配权益,用错的话怕影响文书效力。所以想了解下在法律语境里,权益到底是搭配损害合适,还是侵害合适,希望能得到专业解答。

行使使命和履行使命哪个合适?

我在写一份涉及法律责任相关的文件,里面提到承担某种使命,不确定用行使使命还是履行使命更符合法律规范和表达习惯,怕用词不当影响文件的严谨性,想知道从法律角度来看,到底哪个表述更合适。

侵权行为前面可以用哪些动词修饰?

在写文章阐述侵权相关事情的时候,不太清楚能用什么动词来搭配侵权行为,想知道在法律语境或者日常写作表达里,哪些动词可以放在侵权行为前面,让语句表达更准确恰当,希望能得到具体的动词举例和解释。

案涉与涉案有什么区别?

我在看一些法律文件的时候,经常看到‘案涉’和‘涉案’这两个词,感觉它们好像意思差不多,但又不太确定。我想知道在法律层面上,这两个词到底有什么区别,它们的使用场景和法律意义一样吗?

应该说保留追责的权利还是权力?

我在写一个声明,里面想说保留对对方某种不当行为追责的意思,但是不确定该用‘权利’还是‘权力’,担心用错了影响声明的效力和表达的准确性,想知道在法律语境下到底该用哪个词。

‘负责任’和‘付责任’哪个表述正确?在法律上有什么区别?

我在写一份法律相关的文件,提到承担责任这一块,拿不准该用‘负责任’还是‘付责任’。这俩词看着差不多,但在法律语境里肯定有差别。我就想知道从法律角度讲,到底该用哪个,它们之间有没有本质区别,不然文件出了错可麻烦了。

是做出判决还是作出判决?

我在写法律文书的时候,拿不准该用‘做出判决’还是‘作出判决’,感觉两个词都挺常见的,但又怕用错影响文书的专业性和准确性,所以想问问在法律语境里到底用哪个更合适。

罪名后面需要加“案”字吗?

我在写一些关于法律案例的分析材料,不确定在提到具体罪名的时候,后面需不需要加上“案”字。比如是写“盗窃罪”还是“盗窃案”,我不太清楚这在法律规范上有没有明确要求,想了解一下相关规定。

“应当”和“可以”在法律上有什么区别?

在看一些法律条文的时候,经常会看到“应当”和“可以”这样的表述。我不太理解它们在法律层面到底有啥不一样,感觉挺容易混淆的。想知道这俩词在法律规定中的具体含义和影响,希望专业人士帮忙解答下。

法律条文的第几条第几款第几项该怎么表述?

我在看法律条文的时候,经常看到第几条第几款第几项这样的内容,但我不太清楚该怎么准确表述它们。比如在引用条文说明问题时,是先说条还是先说款,规范的说法是什么,希望能有人给我讲讲正确的表述方式。

有力保障和有利保障有什么区别?

我在看一些法律文件的时候,经常会看到‘有力保障’和‘有利保障’这两个词。我不太清楚它们在法律语境里到底有啥不同,感觉意思有点相近,但又好像不太一样。想了解下这两个词在法律层面的具体区别是啥。

涉案与案涉有区别吗?

我在看一些法律文件的时候,经常会看到‘涉案’和‘案涉’这两个词,感觉它们意思好像差不多,但又不太确定。想问问专业人士,这两个词在法律上到底有没有区别呀?能不能给解释解释。

申述和申诉有什么区别?

我在一些法律文件里看到了申述和申诉这两个词,感觉意思好像有点像,但又不太确定。我想知道它们在法律上到底有啥不一样,比如适用的场景、处理的方式这些方面,希望能有专业的解答。

法律条文中“应当使用”和“可以使用”有什么区别?

我在看法律条文的时候,经常看到“应当使用”和“可以使用”这样的表述。我不太明白这两者到底有啥不同,这两个词对实际情况有什么影响呢?比如在一些规定里,这两个词会决定我必须做还是可以选择做,想搞清楚它们的区别。

管理办法用暂定还是暂行合适?

我正在起草一份管理办法,在措辞上拿不准用‘暂定’还是‘暂行’。不清楚这两个词在法律层面有没有什么区别,使用场景有啥不同,担心用错了会影响管理办法的效力和规范程度,想问问到底用哪个更合适。

应该是实行政策还是施行政策呢?

我在写报告时遇到个问题,要表达执行政策这个意思,不确定该用‘实行政策’还是‘施行政策’,感觉两个词挺像的,但好像又有区别,我不太清楚在法律语境里用哪个更合适,想问问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