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哪七种方式会被视为接受遗赠?

我爷爷去世后给我留了一笔遗赠,但我不知道怎么做才算是接受了这份遗赠。我听说有七种方式能视为接受遗赠,可我不太清楚具体是哪些。我不想因为不懂这些规定,最后失去了接受遗赠的权利,所以想问问到底是哪七种方式?
展开 view-more
  • #接受遗赠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法律上,遗赠是指被继承人通过遗嘱的方式,将其遗产的一部分或全部赠予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的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对于接受遗赠,有相关的法律规定和方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以下为你介绍通常被视为接受遗赠的七种方式: 第一,书面声明。受遗赠人可以通过书写正式的书面文件,明确表达自己接受遗赠的意愿,并签名、注明日期。比如写一份接受遗赠声明书,详细说明自己愿意接受遗赠的财产等情况。 第二,口头声明。在有两个以上无利害关系的见证人在场的情况下,受遗赠人清晰明确地说出自己接受遗赠的意思。不过,口头声明的证明力相对较弱,可能在后续出现纠纷时较难举证。 第三,实际占有遗赠财产。受遗赠人在知道受遗赠后,对遗赠的财产进行实际的控制和占有。例如,若遗赠的是房屋,受遗赠人搬入该房屋居住;若遗赠的是车辆,受遗赠人实际使用该车辆等。这可以被视为以实际行动表明接受遗赠。 第四,管理遗赠财产。受遗赠人对遗赠的财产进行管理、维护等行为。比如对遗赠的企业进行经营管理,对遗赠的不动产进行修缮、出租等操作,都体现了其接受遗赠的意愿。 第五,参与遗赠财产相关事务。参与与遗赠财产有关的决策、处理等事务,也能表明接受遗赠。例如,参与处理遗赠房屋的拆迁补偿事宜等。 第六,向法院提起确认之诉。受遗赠人通过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自己接受遗赠的权利。这是一种比较正式且具有法律效力的方式,能明确其接受遗赠的态度。 第七,通过公证。受遗赠人可以前往公证处,办理接受遗赠的公证手续。公证具有较强的证明力,能有效证明受遗赠人接受遗赠的事实。 总之,受遗赠人要及时以合适的方式作出接受遗赠的表示,避免因未在规定时间内作出表示而被视为放弃遗赠。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