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供水费用是否由业主交?


在探讨二次供水费用是否由业主承担这个问题时,需要从不同方面来分析。首先,我们要明白二次供水的概念。二次供水是指单位或个人将城市公共供水或自建设施供水经储存、加压,通过管道再供用户或自用的形式。简单来讲,就是因为建筑楼层较高,市政供水压力无法直接满足高层用水需求,所以需要进行二次加压供水。 对于二次供水费用的承担问题,并没有全国统一的明确法律条文规定一定由业主交或者不由业主交。不过,一般情况下会依据相关的合同约定和地方性法规来确定。 如果在业主与物业签订的物业服务合同中,明确约定了二次供水费用包含在物业费中,那么这部分费用就不应该再单独向业主收取。因为物业费是业主为了享受物业服务而支付的费用,如果二次供水服务已经包含在其中,物业再额外收费就属于不合理行为。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三十九条规定,建设单位依法与物业服务人订立的前期物业服务合同,以及业主委员会与业主大会依法选聘的物业服务人订立的物业服务合同,对业主具有法律约束力。也就是说,合同中的约定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若合同中没有明确提及二次供水费用的承担问题,就要看地方性法规的规定。有些地方规定二次供水设施运行、维护费用应计入供水成本,由供水企业承担;而有些地方则规定可以向业主合理分摊。比如,有些地方出台的《城市供水条例》细则中,会对二次供水费用的承担主体做出详细规定。所以,业主需要了解当地的相关法规政策。 另外,如果二次供水设施是由业主共同出资建设或者改造的,从公平的角度来看,业主承担一定的运行和维护费用也是合理的。但这也需要通过合法、合理的程序来确定费用的标准和收取方式,并且要进行公示,接受业主的监督。 综上所述,二次供水费用是否由业主交不能一概而论,要综合考虑合同约定、地方性法规以及设施建设情况等因素。如果业主对二次供水费用的收取有疑问,可以先查看物业服务合同,再了解当地的相关法规政策,必要时可以与物业进行协商,或者向相关部门咨询反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