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重大行政决策的法定程序包括哪些?

我在和政府部门打交道时,涉及到一些重大行政决策。我想知道这些决策是按照什么法定程序来进行的,因为我感觉有些决策过程不太透明,我想了解清楚程序,看看是否合规,维护自己的权益。
展开 view-more
  • #行政决策
  • #法定程序
  • #公众参与
  • #专家论证
  • #合法性审查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重大行政决策的法定程序在《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中有明确规定,一般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公众参与程序。这意味着政府在作出重大行政决策前,要广泛听取社会公众的意见。比如通过公开征求意见、召开听证会等方式。公开征求意见可以在政府网站、媒体等平台发布决策草案,让公众提出意见和建议。听证会则是邀请利益相关方、专家学者等当面陈述观点和理由。这一程序的目的是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表达权,使决策能充分反映民意。依据《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除依法不予公开的决策事项外,决策承办单位应当采取便于社会公众参与的方式充分听取意见。 其次是专家论证程序。对于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行政决策,要组织专家、专业机构进行论证。专家会运用专业知识和经验,对决策的必要性、可行性、科学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估。这有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规定,决策承办单位组织专家论证,可以采取论证会、书面咨询、委托咨询论证等方式。 再者是风险评估程序。需要对决策可能引发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风险进行科学预测、综合研判。评估内容包括风险源、风险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影响程度等。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如果风险可控,决策可以继续推进;如果风险不可控,则需要调整决策方案或暂停决策。《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要求,重大行政决策的实施可能对社会稳定、公共安全等方面造成不利影响的,决策承办单位或者负责风险评估工作的其他单位应当组织评估决策草案的风险可控性。 然后是合法性审查程序。决策草案提交决策机关讨论前,要由负责合法性审查的部门进行审查。审查内容包括决策事项是否于法有据、决策程序是否依法履行、决策内容是否合法等。只有通过合法性审查的决策草案,才能提交决策机关讨论。这一程序确保决策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防止违法决策的产生。《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明确规定,决策草案未经合法性审查或者经审查不合法的,不得提交决策机关讨论。 最后是集体讨论决定程序。决策草案经过上述程序后,由决策机关集体讨论决定。决策机关的行政首长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作出决定。集体讨论可以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保证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规定,决策草案应当经决策机关常务会议或者全体会议讨论,决策机关行政首长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作出决定。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