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收购特殊性税务处理的税会差异是什么?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股权收购特殊性税务处理和税会差异这两个概念。股权收购特殊性税务处理是一种税收优惠政策,当股权收购满足一定条件时,企业可以按照特殊的规则来计算和缴纳税款,从而减轻税收负担。而税会差异指的是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在确认收入、成本、费用等方面存在的不同。 在股权收购特殊性税务处理中,税会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计税基础来看,会计上一般按照公允价值来确认股权的入账价值。而在税务的特殊性处理规定中,收购企业取得被收购企业股权的计税基础,以被收购股权的原有计税基础确定;被收购企业的股东取得收购企业股权的计税基础,以被收购股权的原有计税基础确定。例如,甲公司收购乙公司的股权,乙公司股权的账面价值是 100 万,公允价值是 150 万。在会计上,甲公司可能按照 150 万入账,但在税务的特殊性处理下,甲公司取得乙公司股权的计税基础可能还是 100 万。 在损益确认方面,会计上可能会根据股权的公允价值变动确认损益。但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59 号),符合特殊性税务处理条件的股权收购,交易各方对其交易中的股权支付部分,可以暂不确认有关资产的转让所得或损失。这就意味着在税务处理上,在满足条件时暂时不确认损益,与会计处理可能存在差异。 另外,对于相关费用的处理也存在税会差异。会计上可能会将与股权收购相关的一些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但在税务处理中,这些费用的扣除可能有严格的规定和条件限制,比如有些费用可能需要在符合一定条件下分期扣除,而不是一次性在当期扣除。 综上所述,股权收购特殊性税务处理的税会差异在计税基础、损益确认和费用处理等方面都有体现。企业在进行相关处理时,要严格按照会计准则和税收法规的要求,准确核算和申报,避免税务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