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不开发票税务会怎么处理?
我去一家店里消费,向商家索要发票,可商家找各种理由就是不给开。我想知道这种情况下,税务部门会对商家采取什么处理措施呢?
展开


商家不开发票是违反我国税收管理相关规定的行为。发票是指在购销商品、提供或者接受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中,开具、收取的收付款凭证,它不仅是消费者维权的重要依据,也是税务机关进行税收征管的重要凭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十九条规定,销售商品、提供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对外发生经营业务收取款项,收款方应当向付款方开具发票。而商家不开发票的行为,显然违背了这一规定。 对于商家不开发票的情况,税务部门会根据不同情形进行处理。首先,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如果商家应当开具而未开具发票,由税务机关责令改正,可以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也就是说,一旦被税务机关发现商家存在不开发票的情况,税务机关会先要求商家进行改正,即给消费者开具发票,同时可能会对商家处以不超过1万元的罚款,如果商家因不开发票有额外的违法所得,这部分也会被没收。 如果商家多次不开发票,或者拒绝税务机关的整改要求,情节严重的,税务部门可能会加大处罚力度,除了高额罚款外,还可能会对商家的纳税信用等级产生影响。纳税信用等级降低后,商家在后续的经营活动中可能会面临诸多限制,比如在申请贷款、参与政府招投标等方面会受到不利影响。 消费者遇到商家不开发票的情况,可拨打12366纳税服务热线向税务部门进行举报。税务部门在接到举报后,会进行调查核实,依法对商家的违法行为进行处理,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税收征管秩序。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