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举证的三个原则是什么?
我最近涉及到一个法律纠纷,需要进行举证。但我不太清楚法律举证有哪些原则,想了解法律举证的三个原则具体是什么,这些原则对我的举证过程有什么影响,遵循这些原则能让我的举证更有效吗?
展开


法律举证原则是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和法院在提供和审核证据时需要遵循的准则。它有助于保证案件审理的公平公正,让法官能够准确认定事实。下面为你介绍法律举证中较为重要的三个原则。 首先是“谁主张,谁举证”原则。简单来说,就是谁提出了某个主张,谁就有责任提供证据来证明这个主张。比如在一个买卖合同纠纷中,买方说卖方交付的货物质量不合格,那么买方就需要拿出证据,像货物的检测报告、与卖方沟通质量问题的记录等,来证明货物确实存在质量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这一规定从法律层面确立了“谁主张,谁举证”原则。 其次是举证时限原则。这意味着当事人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证据。如果超过了这个时间,法院可能就不会接受这些证据了。设立这个原则是为了保证诉讼的效率,避免当事人故意拖延举证。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审理前的准备阶段确定当事人的举证期限。举证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并经人民法院准许。当事人逾期提供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其说明理由;拒不说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根据不同情形可以不予采纳该证据,或者采纳该证据但予以训诫、罚款。 最后是证据合法性原则。该原则要求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必须是通过合法的方式取得的,证据的形式也要符合法律规定。比如,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的证据,像偷拍、偷录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取得的证据,是不能作为定案依据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对证据的合法性作出了规定,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只有符合合法性原则的证据,才能在诉讼中发挥作用。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