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法人车主次事故责任怎么划分?
我开车和一辆电动车发生了事故,现在交警还没定责。我想知道在交通法里,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发生主次责任的事故时,责任一般是怎么划分的呢?是有固定的比例,还是会根据具体情况不同而不同?我很担心责任划分对我不利,所以想提前了解一下。
展开


在交通事故中,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或行人之间主次责任的划分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下面为你详细讲解。 首先,主次责任划分会依据事故发生时的具体情形。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来确定当事人的责任。比如,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60条,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在实践中,对于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如果是主次责任,一般会按照以下常见比例划分。主要责任可能承担70% - 90%的责任,次要责任承担10% - 30%的责任。这是因为法律倾向于保护相对弱势的非机动车和行人。《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不过,具体的责任比例并不是绝对固定的,法院在审理案件时会结合具体证据情况,比如事故现场的监控视频、证人证言、车辆检测报告等,来综合判断各方的过错程度,进而确定最终的责任划分和赔偿比例。所以,在发生事故后,要及时保护现场、报警并配合交警调查,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