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名义股东未经实际出资人同意转让股份,其法律效力是怎样的?

我找了名义股东代持股份,现在发现他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把股份转让了。我特别着急,想知道他这种转让行为在法律上到底有没有效啊?我担心自己的权益受到损害,也不清楚后续该怎么维护自己权益,所以想详细了解下这方面法律规定。
展开 view-more
  • #股权代持
  • #股份转让
  • #名义股东
  • #法律效力
  • #实际出资人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名义股东未经实际出资人同意转让股份,其法律效力需要分情况来看。 首先,一般情况下,如果第三人是善意的,那么这种转让行为通常是有效的。这里的善意是指受让人在受让股权时,不知道转让人是名义股东且没有处分权,并且是以合理的价格受让股权,同时已经完成了股权变更登记。在这种情况下,受让人可以依据善意取得制度取得股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第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名义股东将登记于其名下的股权转让等处分,实际出资人以其对股权享有实际权利为由,请求认定处分股权行为无效的,人民法院可以参照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的规定处理 ,这就说明如果符合善意取得条件,转让行为有效。 其次,如果实际出资人能够提供证据证明受让人明知转让人是名义股东,并非真正的权利人,那么人民法院会支持实际出资人主张转让行为无效的请求。这是因为如果受让人明知存在无权处分情况还进行交易,就不符合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转让行为也就不具有法律效力。 另外,即便转让行为有效,名义股东未经实际出资人同意而转让股权,实际出资人按照双方的约定,请求名义股东赔偿其因股权被转让而遭受的损失的,人民法院一般会予以支持。 总之,名义股东未经同意转让股份的效力不能一概而论,关键在于受让人是否善意等因素。实际出资人在遇到这种情况时,要积极收集证据,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关概念: 无权处分:指行为人没有处分权,却以自己的名义实施的对他人财产的法律上的处分行为。 股权:股东在公司初创中的投资份额,股权比例大小直接影响话语权,也是参与管理和分红的主要依据。 善意取得:第三人在主观上是善意,尽了合理注意义务、支付合理对价、已办理登记手续的情况下,取得他人无权处分的财产。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