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劳务输出的方式具体有哪些呢?


劳务输出是指具有某种劳动能力或特长的劳动力人口,以活劳动的形式为外国或外国经济组织提供某种效用并获取相应报酬的一种社会经济活动。目前,我国劳务输出的方式主要有以下5种: 1. **通过对外承包工程带动的劳务输出**:各种形式的承包工程需要承包公司派遣相关的项目管理、设计、施工、安装调试和技术培训人员为工程项目提供劳务。例如,我国的建筑企业在海外承包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时,会派遣大量的施工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前往项目所在地进行工程建设。 2. **境内企业法人与国外雇主签订劳务合同派出劳务人员**:派出劳务人员与派遣法人之间签订了劳务派遣协议。劳务派遣协议应当约定派遣岗位和人员数量、派遣期限、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费的数额与支付方式以及违反协议的责任。比如,国内的家政服务公司与国外的雇主签订劳务合同,派遣家政服务人员到国外提供服务。法律依据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劳务派遣单位是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第五十九条规定,劳务派遣单位派遣劳动者应当与用工单位订立劳务派遣协议,明确相关责任和义务。 3. **在境外投资、兴办企业派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以及培训人员**:当我国企业在海外投资建厂或兴办其他企业时,会根据企业的运营和发展需要,派遣管理人员负责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派遣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以及派遣培训人员对当地员工进行技能培训等。 4. **通过成套设备和技术出口需本国劳务人员进行安装调试、技术指导、人员培训等而产生的劳务输出**:在我国出口成套设备和先进技术的情况下,为了确保设备的正常安装、调试和运行,以及让外国客户能够熟练掌握相关技术,需要派遣本国的劳务人员前往提供安装调试、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等服务。 5. **民间劳务输出**:劳动者个人通过各种渠道自己联系出国谋职。例如,一些有专业技能的个人通过网络、朋友介绍等方式,直接与国外的雇主取得联系,然后前往国外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