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危险犯、行为犯和结果犯?
我在学习法律知识时,看到危险犯、行为犯和结果犯这些概念,不太理解它们具体是什么意思。我想知道在法律上是如何定义这三种犯罪类型的,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能举些实际例子就更好了。
展开


在刑法领域,危险犯、行为犯和结果犯是三种不同的犯罪类型,下面为你详细解释。 危险犯是指以行为人实施的危害行为造成法律规定的发生某种危害结果的危险状态作为既遂标志的犯罪。简单来说,只要行为人的行为造成了一种可能引发危害结果的危险状态,就算犯罪既遂,不要求实际的危害结果发生。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规定的放火罪,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放火行为,并且该行为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即使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等实际后果,也构成放火罪既遂。这是因为放火行为本身就制造了危害公共安全的危险状态。 行为犯则是指以法定的犯罪行为的完成作为既遂标志的犯罪。也就是说,只要行为人实施了刑法规定的某种行为,不论是否产生了具体的危害结果,都构成犯罪既遂。例如,《刑法》中的脱逃罪,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只要实施了脱逃行为,就构成脱逃罪既遂,而不要求其是否真正摆脱了监管人员的控制。 结果犯是指不仅要实施具体犯罪构成客观要件的行为,而且必须发生法定的犯罪结果才构成既遂的犯罪。这里的法定犯罪结果是指犯罪行为通过对犯罪对象的作用而给犯罪客体造成的物质性的、可以具体测量确定的、有形的损害结果。比如《刑法》中的故意杀人罪,只有当行为人实施了杀人行为,并且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的结果,才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如果行为人虽然实施了杀人行为,但被害人没有死亡,那就不构成故意杀人既遂,可能构成故意杀人未遂等其他犯罪形态。 综上所述,危险犯侧重于行为造成的危险状态;行为犯强调行为的完成;结果犯注重实际危害结果的发生。它们在犯罪构成和既遂认定上都有所不同。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