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建设用地管理的五大原则是什么

我在处理一些涉及土地使用的事务,对建设用地管理原则不太清楚。想具体了解在我国进行建设用地管理时遵循的五大原则是哪些,这些原则对实际的土地使用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希望能有详细的解释。
展开 view-more
  • #建设用地
  • #管理原则
  • #土地管理
  • #有偿使用
  • #效益统一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建设用地管理的五大原则如下: 首先是国家对建设用地实行统一管理的原则。这意味着国家在管理建设用地上,实行统一的法律和政策,由统一的管理部门负责管理相关事宜,采取统一的措施,制定统一的规划、计划以及建设用地标准。例如,我国建立了统一的土地管理部门,对城乡土地和全国土地进行统一管理,这体现了该原则在实际管理中的落实。相关法律依据是党中央十一号文件明确规定“土地问题涉及全民族的根本利益,必须服从国家统一管理,国家管理土地的职能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其次是强调规划对建设用地的控制作用的原则。为了避免建设用地无限制扩展,国家用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替代了以往的分级限额审批制度,突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建设用地的宏观控制作用。过去分级限额审批制度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用地位置和规划用途没有明确规定,导致地方政府零碎批地,盲目扩张城市,土地利用率低且有大量建设用地闲置浪费。如今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来控制建设用地,能更好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然后是节约、合理利用每寸土地,保护耕地和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原则。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相对匮乏,这一国情要求我们在进行建设时,要精打细算,尽可能少用土地,做到节约和合理用地,让土地发挥最大效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在实际操作中,比如城市建设、村镇建设要充分挖掘现有建设用地潜力,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现有闲置土地的利用;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用地设计也要优化,尽量减少用地特别是耕地。 接着是实行建设用地的有偿使用原则。新《土地管理法》规定,除一些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外,国有土地供应原则上都应实行有偿使用,土地有偿使用将成为今后国有建设用地供应的基本制度。实行土地有偿使用,不仅可以增加国家收入,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还能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使用,是控制建设用地增长的经济手段。 最后是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在选择和安排建设用地时,不能只看重经济效益,还要综合考虑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必须从“三大效益”统一的高度出发,选择最佳方案,以力求获得较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例如在建设大型工业园区时,不仅要考虑能带来多少经济收益,还要考虑对周边居民生活、就业等社会方面的影响,以及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 相关概念: 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是指国家为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协调,通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土地用途区域,确定土地使用限制条件,使土地的所有者、使用者严格按照国家确定的用途利用土地的制度。 分级限额审批制度:过去我国对建设用地审批按照不同面积和土地类型,划分不同的审批级别权限的制度 。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