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产首次登记证明是什么?
我买了套新房,开发商说要办理不动产首次登记证明。我不太清楚这到底是啥,这证明有啥用,对我买房有啥影响,不办行不行,办理流程是怎样的,所以想问问专业人士。
展开


不动产首次登记证明,通俗来讲,就是在不动产第一次进行登记时,相关部门给开具的一个证明文件。不动产包括咱们生活中常见的房子、土地等,只要是不能移动或者移动后会损害其价值的财产都算。当不动产第一次确定其产权归属、权利内容等信息时,就需要进行首次登记,登记完成后会得到这个证明。 从法律依据方面来看,《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对不动产登记做了明确规定。其中第二条指出,本条例所称不动产登记,是指不动产登记机构依法将不动产权利归属和其他法定事项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的行为。本条例所称不动产,是指土地、海域以及房屋、林木等定着物。而首次登记就是不动产登记的重要类型之一。 这个证明非常重要。对于购房者来说,它是确认房屋产权归属的重要凭证。有了这个证明,才能进一步办理房产证等相关证件,保障自己对房屋的合法权益。如果没有不动产首次登记证明,就没办法完成完整的产权登记,可能会面临房屋产权不明确的风险,在后续的买卖、抵押、继承等方面都会遇到问题。 办理不动产首次登记证明,一般需要开发商准备好相关材料,比如土地权属来源材料、建设工程符合规划的材料、房屋已经竣工的材料等,然后向不动产登记机构提出申请。登记机构会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就会给予登记并发放不动产首次登记证明。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