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租赁合同备案?
我刚签了一份房屋租赁合同,房东说要去做租赁合同备案。我不太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备案有啥用,不备案会怎样,所以想了解下什么叫租赁合同备案。
展开


租赁合同备案是指租赁双方签订租赁合同后,依法将租赁合同提交给相关政府部门进行登记备案的行为。简单来说,就是把你们签订的租赁合同的相关信息告诉政府,让政府知道有这么一回事。 从法律依据方面来看,根据《商品房屋租赁管理办法》第十四条规定,房屋租赁合同订立后三十日内,房屋租赁当事人应当到租赁房屋所在地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建设(房地产)主管部门办理房屋租赁登记备案。这一规定明确了备案的时间要求和负责部门。 进行租赁合同备案有诸多好处。对于租客而言,备案可以保障其合法权益。比如,备案后在租赁期内,如果房东要把房子卖给其他人,租客依据“买卖不破租赁”原则,仍然可以继续住在这个房子里。而且有些地方,租客办理居住证、子女入学等事项时,可能会需要提供备案的租赁合同。对于房东来说,备案也是一种保障其租金收益等权益的方式。同时,备案可以规范租赁市场,让政府更好地掌握租赁市场的情况,便于进行管理。 如果不进行租赁合同备案,虽然一般情况下租赁合同本身依然有效,但可能会面临一些不利后果。例如,可能会受到相关部门的行政处罚。根据《商品房屋租赁管理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第一款、第十九条规定的,由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建设(房地产)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个人逾期不改正的,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单位逾期不改正的,处以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