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内容是什么?
我最近涉及一个法律纠纷,听说有诉讼时效中止和中断的说法,但不太明白具体是怎么回事。我想知道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诉讼时效的中止和中断,它们对我的案件会有什么影响,能不能通俗地给我讲讲相关内容?
展开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就会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依法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律制度。而诉讼时效的中止和中断是影响诉讼时效计算的两种重要情形。 诉讼时效中止,简单来说,就是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为一些法定的客观原因,让权利人没办法行使请求权,这时诉讼时效暂时停止计算。等这些阻碍事由消除之后,诉讼时效再接着计算。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四条规定,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下列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一)不可抗力;(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三)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四)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五)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障碍。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诉讼时效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进行中,因为发生了某些法定事由,导致已经经过的诉讼时效期间全部归于无效。等中断的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重新开始计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简单总结一下,中止是时效暂停,等阻碍因素消失接着算;中断是之前的时效不算了,重新开始计算。在实际的法律纠纷中,了解诉讼时效中止和中断的规定非常重要,它关系到权利人是否还能通过法律途径主张自己的权利。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