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孤证不能定案原则?
我在看一些法律案例的时候,发现提到了孤证不能定案原则,不太理解这是什么意思。在实际的法律审判中,这个原则是怎么运用的呢?它有什么重要意义?希望能有人给我详细解释一下。
展开


孤证不能定案原则是司法实践中的一项重要证据规则。简单来说,它指的是在对一个案件进行认定时,不能仅仅依靠单一的证据来判定案件事实。这是因为单一的证据可能存在虚假、不完整或者不准确的情况,如果仅依据这一个证据就定案,很可能会导致错判、误判,损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破坏司法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从法律依据上来看,虽然我国并没有在法律条文中明确使用“孤证不能定案”这样的表述,但相关的法律精神贯穿于证据规则之中。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二)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三)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这就体现了不能仅依靠单一证据来定案的精神。 在民事诉讼中,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也要求审判人员全面、客观地审核证据,依据法律的规定,遵循法官职业道德,运用逻辑推理和日常生活经验,对证据有无证明力和证明力大小独立进行判断,并公开判断的理由和结果。这同样意味着不能仅凭单一证据来认定案件事实。 在实际的司法审判中,孤证不能定案原则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在一些刑事案件中,不能仅仅依据被害人的陈述就认定被告人有罪,还需要有其他诸如物证、证人证言、鉴定意见等证据相互印证,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才能对被告人定罪量刑。在民事案件中,如果一方当事人仅提供了一份合同作为证据来主张自己的权利,而没有其他证据证明合同的履行情况、对方的违约行为等,法院也很难仅凭这份合同就支持其诉讼请求。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