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缴费基数不符合法律规定怎么办?
我发现公司给我缴纳社保的基数和我的实际工资不一样,比实际工资低很多。我担心这样会影响我以后的社保待遇,像养老金领取之类的。我不太清楚这种情况是不是合法的,如果不合法我该怎么解决,希望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和解决办法。
展开


当遇到社保缴费基数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律概念。社保缴费基数是用来计算企业或者个人应该缴纳多少社会保险费用的一个标准,它一般和职工的工资收入相关。 按照我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这里的“本人工资”通常就是确定社保缴费基数的依据。 如果社保缴费基数不符合法律规定,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缴费基数低于实际工资,另一种是高于实际工资。在实际中,低于实际工资的情况更为常见。这种情况会损害职工的权益,例如在养老金待遇方面,缴费基数低意味着个人账户积累的金额少,将来领取的养老金也会相应减少;在医保报销、失业金领取等方面也可能受到不利影响。 当发现社保缴费基数不符合规定时,职工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可以和用人单位进行沟通协商,向单位说明情况,要求按照实际工资调整缴费基数,并补缴之前少缴的部分。如果协商不成,职工可以向当地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或者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举报。这些部门有权力对用人单位的社保缴纳情况进行检查和处理。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用人单位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报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数额时,瞒报工资总额或者职工人数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处瞒报工资数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此外,职工也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或者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