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假冒伪劣产品该怎么办?


如果发现了假冒伪劣产品,不用慌,有多种办法来维护自身权益。首先,假冒伪劣产品是指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产品。 发现假冒伪劣产品后,第一步可以尝试与商家协商。您可以携带商品以及发票等票据到购买产品的商店去沟通,向商家说明情况。一般来说,如果购买商品的时间不长,商家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修理、更换或者退货。这是基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以依照国家规定、当事人约定退货,或者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没有国家规定和当事人约定的,消费者可以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七日后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消费者可以及时退货,不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可以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 要是与商家协商无效,接下来可以向消费者协会进行举报。消费者协会是依法成立的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社会组织,会帮您与商家沟通协调。此外,也可以直接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县级以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有权对涉嫌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进行查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十八条,他们在查处时可以行使多项职权,比如对当事人涉嫌从事违反本法的生产、销售活动的场所实施现场检查;查阅、复制当事人有关的合同、发票、帐簿以及其他有关资料等。 如果通过这些途径都无法解决问题,还可以走法律途径。《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二条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生产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第一千二百零三条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请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请求赔偿。并且,若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总之,当发现假冒伪劣产品时,要积极通过各种合法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