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在购物过程中买到了假冒伪劣产品,心里很窝火,也不知道该怎么维护自己的权益。想了解一下在这种情况下,具体有哪些有效的方法可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以及每种方法该怎么操作 。
展开 view-more
  • #消费维权
  • #假冒伪劣
  • #权益保障
  • #消费纠纷
  • #赔偿责任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如果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消费者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维护自身权益: 首先是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这是最直接、简便的方式。就是消费者直接跟商家沟通,把问题指出来,要求商家解决,比如退换商品、给予合理补偿等。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通过直接对话摆事实、讲道理,分清责任,达成和解协议,使纠纷得以解决。 其次可以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这些组织比较专业,他们会站在中立的立场上,帮助双方沟通协商,促进问题解决。 还能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比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他们有权对商家的经营行为进行监管,接到投诉后会展开调查,依法处理商家的违法行为。 要是之前与经营者达成了仲裁协议,那就可以根据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仲裁有专业性、高效性等特点,仲裁结果具有法律效力。 最后还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是比较有力的维权方式,如果其他途径都无法有效解决问题,通过法院判决能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另外,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存在欺诈行为的,需按照消费者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赔偿金额通常为购买商品价款或服务费用的三倍;若该金额不足五百元,则直接赔偿五百元。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六条规定,经营者若存在包括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在内的多种违法行为,除需承担民事责任外,可能面临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罚款乃至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等行政处罚。 相关概念: 仲裁:是指由双方当事人协议将争议提交(具有公认地位的)第三者,由该第三者对争议的是非曲直进行评判并作出裁决的一种解决争议的方法。 民事责任:是指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因实施了民事违法行为,根据民法所承担的对其不利的民事法律后果或者基于法律特别规定而应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减损权益或者增加义务的方式予以惩戒的行为。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