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集资受害人该怎么办,钱还能要回来吗?


当遭遇非法集资成为受害人时,首先要了解非法集资的定义。非法集资是指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以许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行为。 一旦发现自己可能陷入非法集资,受害人要及时采取行动。第一,立刻向公安机关报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受害人提供尽可能多的证据和线索,比如投资合同、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等,这些都有助于警方更快地侦破案件。 第二,配合司法机关的调查工作。司法机关在侦查、起诉、审判过程中,可能会要求受害人提供相关信息,受害人应积极配合,如实陈述情况。 关于投进去的钱能否要回来,这取决于多个因素。根据《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非法集资人、非法集资协助人应当向集资参与人清退集资资金。清退资金的来源包括:(一)非法集资资金余额;(二)非法集资资金的收益或者转换的其他资产及其收益;(三)非法集资人及其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从非法集资中获得的经济利益;(四)非法集资人隐匿、转移的非法集资资金或者相关资产;(五)在非法集资中获得的广告费、代言费、代理费、好处费、返点费、佣金、提成等经济利益;(六)可以作为清退集资资金的其他资产。 然而,如果非法集资人将资金挥霍、转移,导致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清退,那么受害人可能无法全部收回投资款。在司法实践中,会按照集资参与人的集资额比例进行清退。而且,整个清退过程可能会比较漫长,需要受害人耐心等待司法程序的推进。 总之,作为非法集资的受害人,要及时报案并配合调查,虽然钱有可能要回来,但最终结果存在不确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