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取小区停车费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我所在的小区开始收取停车费了,这让我有点疑惑。之前没听说过有相关规定,也不清楚物业这么做合不合法。我就想弄明白,到底收取小区停车费有没有法律依据啊?是哪条法律规定的呢?要是有依据,那后续我该怎么维护自己在停车这件事上的权益 。
展开


收取小区停车费是有法律依据的,主要涉及《民法典》相关条文。 首先,《民法典》第二百七十五条规定,建筑区划内,规划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车库的归属,由当事人通过出售、附赠或者出租等方式约定。这意味着,如果开发商通过合法的方式,比如出售车位给业主,那么车位的使用和收益等相关事宜可以按照约定来处理。 其次,该条还指出,占用业主共有的道路或者其他场地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属于业主共有。从这里可以看出,如果是利用业主共有的地方来停车收费,情况就不一样了。这部分收益在法律上应该归全体业主。 另外,小区停车费的性质不同,收费依据和主体也有差别。如果是土地使用费,根据《民法典》中关于小区内共有部分归属的规定,收费主体理论上是业主,因为业主对小区公共区域有共有权,车辆占用土地可以收取费用;而管理费,收费依据除了《民法典》,还有国务院颁布的《物业管理条例》。《民法典》规定保管合同中寄存人要支付保管费,《物业管理条例》规定物业在征得相关业主、业主大会同意后,可以利用小区土地经营,此时车主向物业交纳的可以视为车辆保管费 。 相关概念: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就是业主对建筑物内自己住的房子、经营性用房这些专有部分有所有权,对专有部分以外的像小区道路、绿地等共有部分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权利。 保管合同:就是一方保管另一方交付的东西,最后还要把东西还给对方的合同。在小区停车场景里,如果物业和业主形成这种关系,业主就得按约定给物业保管费。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