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赠与是无效的?
我前段时间打算把一些闲置物品赠与给朋友,但是有人说可能存在赠与无效的情况。我不太清楚在哪些情况下赠与是无效的,担心自己的赠与行为最后不被法律认可,所以想了解一下这方面的法律规定。
展开


在法律层面,无效赠与指的是赠与行为不具备法律效力,不受法律保护。以下几种常见情况会导致赠与无效: 首先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赠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比如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他们没办法独立进行民事活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和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所以,如果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进行的赠与,这个赠与是无效的。例如,一个六岁的孩子将家里价值昂贵的珠宝赠与他人,这种赠与就是无效的。 其次是赠与内容违法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当赠与的物品、财产来源不合法,或者赠与行为本身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又或者违背了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时,赠与无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明确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比如,为了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赠与资金,这样的赠与就不受法律保护。 再者是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赠与。当赠与双方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相互勾结实施赠与行为,从而损害了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的合法权益时,赠与无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四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比如,债务人为了逃避债务,与他人恶意串通将自己的财产赠与对方,这种行为就会被认定为无效。 最后是赠与行为存在欺诈、胁迫且损害国家利益。如果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那么该合同无效。虽然赠与合同也是合同的一种,但在司法实践中,这种情况相对较少,不过一旦符合条件,赠与同样无效。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