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行为属于经营者侵犯消费者人格权?
我在购物的时候感觉商家的某些举动让我心里很不舒服,怀疑是不是侵犯了我的人格权。我想具体了解一下,到底哪些行为算是经营者侵犯消费者人格权呢?是言语上不尊重,还是其他什么情况,希望能有个清晰的界定。
展开


以下这些行为属于经营者侵犯消费者人格权:首先,对消费者进行侮辱、诽谤。侮辱就是用一些贬损性的语言去羞辱消费者,比如骂消费者“穷鬼”“买不起就别瞎看”等;诽谤则是故意编造虚假的事情来损害消费者的名誉,例如对外宣称某消费者偷东西,但实际上消费者并没有这样的行为。《民法典》第九百九十条规定,人格权包含名誉权等,这种侮辱、诽谤行为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名誉权。 其次,搜查消费者的身体及其携带的物品。商家没有权力随意搜查消费者身体和物品,如果商家怀疑消费者偷东西,不能自行搜查,必须报警让警察依法处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七条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搜查消费者的身体及其携带的物品。 再者,侵犯消费者的人身自由。比如商家无端将消费者长时间扣留在店内不让离开,限制了消费者自由活动的权利,这也是侵犯人格权的表现。 另外,还有一些基于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产生的其他侵害行为也属于侵犯消费者人格权。当人格权受到侵害,根据《民法典》第九百九十五条,受害人有权要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像停止侵害、赔礼道歉等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规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