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原告是谁?
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原告方是与刑事犯罪案件中的被告方相对应的概念。具体来说,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原告包括以下几类主体:
首先,是刑事诉讼中的被害人。如果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让公民的人身或者财产遭受损害,被害人就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例如,被告人将被害人打伤,被害人就能要求赔偿医药费;被告人把被害人的汽车砸坏,被害人可以要求赔偿修车费。
其次,是无行为能力人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如果被害人是未成年人、痴呆人等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他们的法定代理人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法定代理人其实就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比如老人因交通肇事被撞成植物人,无法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负责照顾他的近亲属(作为法定代理人)就可以提起;三岁儿童被拐卖且在过程中被人贩子致伤,该儿童的父母可以法定代理人身份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再者,是死亡被害人的近亲属。在伤害案件导致被害人死亡的情况下,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近亲属的范围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例如女子因恋爱纠纷被男友杀死,她的父母就可以近亲属身份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另外,因犯罪行为受到财产损失的单位也可以是原告。比如因失火罪烧毁电视台的大楼,电视台就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最后,当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而被害单位没有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时,人民检察院作为国家利益的维护者,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相关概念:
法定代理人:是指根据法律规定,代理无诉讼行为能力的当事人进行诉讼,直接行使诉讼代理权的人,通常就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
近亲属:在刑事诉讼里,近亲属指的是配偶、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 。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