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定试用期要注意什么

  • #试用期约定
  • #劳动合同
  • #法律规定
  • #试用期工资
  • #劳动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法律公园特别推荐律师
立即咨询
导读: 试用期是劳动关系中的重要阶段,约定试用期有诸多要点需注意。本文将结合相关法律条文、实际案例,详细阐述约定试用期时在协商一致、期限设定等方面的注意事项,并提供实用法律建议,助您明晰相关法律规定。

在劳动关系中,试用期的约定是一个重要环节,它关系到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的权益。以下是约定试用期时需要注意的一些关键问题。

一、必须双方自愿协商一致

试用期的约定应当建立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自愿且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这意味着不能由用人单位单方面强行规定试用期条款,否则该条款将被视为无效。例如,某公司在招聘新员工时,在劳动合同中单方面规定了三个月的试用期,而未与员工进行任何协商,这种做法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根据法律规定,劳动合同的订立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试用期作为劳动合同的一部分,同样需要遵循这一原则。

二、应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同时约定

试用期应当在劳动合同签订的同时进行约定,而不应在合同已经签订后再重新单方规定试用期。例如,小张与某企业签订了一份劳动合同,合同中并未约定试用期。但在小张入职一个月后,企业突然通知小张要开始三个月的试用期,这种做法是不合法的。试用期是劳动合同的一项重要内容,应当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就明确约定,以确保双方的权益都能得到保障。

三、试用期应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

试用期应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即劳动合同中约定试用期,必须是在正式签订合同的前提下作为合同的一项内容加以规定。比如,小王与一家公司签订了一份为期两年的劳动合同,其中约定试用期为两个月,那么这两个月的试用期是包含在这两年的劳动合同期限内的。这样规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用人单位以试用期为由,随意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期限而不给予相应的待遇。

四、试用期有明确的期限限制

约定试用期是有期限的,且最长不能超过6个月。具体而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例如,小李与一家公司签订了一份为期一年半的劳动合同,公司与小李约定了三个月的试用期,这种约定就超过了法律规定的两个月的上限,是不合法的。

五、试用期工资的约定需合理

试用期工资也有相关法律规定。根据法律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例如,某公司招聘一名员工,约定转正后月工资为5000元,那么该员工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4000元,同时也不能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法律建议

对于用人单位而言,在约定试用期时,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确保试用期的约定合法有效。在与劳动者协商试用期条款时,要充分尊重劳动者的意愿,明确告知劳动者试用期的相关权益和义务。同时,要合理设定试用期的期限和工资待遇,避免因违法约定而引发劳动纠纷。

对于劳动者来说,在签订劳动合同时,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特别是关于试用期的约定。如果发现试用期的约定存在违法或不合理的情况,应及时与用人单位协商修改。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查看更多view-more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laywer-tag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法律公园特别推荐律师
立即咨询
qr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