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提五险一金的会计分录是怎样的?


在会计处理中,计提五险一金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下面为您详细介绍相关会计分录的写法以及背后的法律依据和原理。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五险一金”的概念。“五险”指的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积金。这些都是企业按照国家规定,为员工提供的社会保障福利。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和《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企业有义务为员工缴纳五险一金。企业在计提这些费用时,要按照规定的比例计算应缴纳的金额,并在账面上进行记录。 具体的会计分录如下: ### 计提五险(单位承担部分)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制造费用等(根据员工所在部门确定) 贷:应付职工薪酬 - 社会保险费 这里的“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制造费用”等科目,是根据员工所在的不同部门来划分的。比如,管理人员的五险一金计入“管理费用”,销售人员的计入“销售费用”,生产人员的计入“制造费用”。“应付职工薪酬 - 社会保险费”科目则是用来核算企业应支付给员工的社会保险费用。 ### 计提住房公积金(单位承担部分)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制造费用等(根据员工所在部门确定) 贷:应付职工薪酬 - 住房公积金 这一步和计提五险的原理类似,同样是根据员工所在部门确定费用归属科目,“应付职工薪酬 - 住房公积金”用于核算企业应支付的住房公积金费用。 ### 缴纳五险一金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 - 社会保险费 应付职工薪酬 - 住房公积金 其他应付款 - 社会保险费(个人承担部分) 其他应付款 - 住房公积金(个人承担部分) 贷:银行存款 在缴纳五险一金时,企业不仅要支付自己承担的部分,还要代扣代缴员工个人承担的部分。“其他应付款 - 社会保险费(个人承担部分)”和“其他应付款 - 住房公积金(个人承担部分)”就是用来核算员工个人应缴纳的费用。最后,通过“银行存款”科目支付实际的缴纳金额。 总之,准确计提和缴纳五险一金的会计分录,有助于企业规范财务管理,同时也是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