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行为有哪些情形是不需要撤销的?
我遇到了一个和行政行为有关的事情。有关部门做出了一个行政行为,我觉得不合理想申请撤销,但又不太确定是不是符合撤销的条件。我想知道在法律规定里,行政行为有哪些情况是不需要撤销的,好判断我这事儿能不能申请撤销。
展开


在行政法领域中,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作出的能够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而行政行为的撤销,通常是指有权机关针对违法或不适当的行政行为取消其效力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七十四条规定,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需要撤销: 一是行政行为依法应当撤销,但撤销会给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这意味着,虽然行政行为本身存在一定问题,按照正常情况是可以撤销的,然而一旦撤销,会对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比如会影响大型公共建设项目的推进,造成大量资源的浪费等。这种情况下,法院一般不会判决撤销该行政行为,而是确认其违法,但不撤销。 二是行政行为程序轻微违法,但对原告权利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行政行为在程序上有严格的要求,如果程序违法可能会导致行为被撤销。不过,如果只是程序上有轻微的瑕疵,并且这种瑕疵并没有对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产生实际的影响,比如通知的时间稍微晚了一点,但不影响相对人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那么也不需要撤销该行政行为,法院通常会判决确认该行政行为违法。 当出现上述情形时,行政行为不需要撤销,而是会采取其他的处理方式,以平衡公共利益、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以及行政相对人的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