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复议中止的行政复议案件期限是怎样规定的?
我申请了行政复议,结果复议过程中出现了中止的情况。我特别想知道,这个行政复议中止后,整个案件的期限是怎么算的,会不会无限期拖下去啊,我心里一直没底,就怕耽误后续的事情,所以想了解清楚这方面的规定。
展开


行政复议中止是指在行政复议过程中,因出现法定事由而暂时停止对案件进行审理的制度。当行政复议案件出现特定情形时,复议程序就会暂时停止,等这些情形消失后,再继续进行复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的相关规定,行政复议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影响行政复议案件审理的,行政复议中止:(一)作为申请人的自然人死亡,其近亲属尚未确定是否参加行政复议的;(二)作为申请人的自然人丧失参加行政复议的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参加行政复议的;(三)作为申请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四)作为申请人的自然人下落不明或者被宣告失踪的;(五)申请人、被申请人因不可抗力,不能参加行政复议的;(六)案件涉及法律适用问题,需要有权机关作出解释或者确认的;(七)案件审理需要以其他案件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其他案件尚未审结的;(八)其他需要中止行政复议的情形。 对于行政复议中止的期限,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一个具体的时长。但是一旦中止的原因消除后,行政复议机关就应当及时恢复行政复议案件的审理。并且,行政复议中止的时间是不计算在行政复议的审理期限内的。一般情况下,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但是法律规定的行政复议期限少于六十日的除外。情况复杂,不能在规定期限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经行政复议机关的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并告知申请人和被申请人;但是延长期限最多不超过三十日。所以,行政复议中止并不会导致案件无限期拖延,只要中止原因消除,就会继续按照规定的审理期限推进。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