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过渡养老金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我是一名事业单位的员工,快到退休年龄了,听说有过渡养老金这回事,但不清楚怎么计算。我想知道事业单位过渡养老金具体是怎么算的,计算的依据和步骤有哪些,希望能有详细的解答。
展开


过渡养老金是统一制度后“中人”基本养老金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事业单位的“中人”,即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之前参加工作,改革之后退休的人员,由于他们在改革前的工作年限没有实行个人缴费,其个人账户积累较少,所以会发放过渡性养老金来作为一种补偿。 从计算方式上来说,事业单位过渡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一般为: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过渡系数。 这里需要解释几个关键概念。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指的是所在地区上一年度所有在岗职工工资的平均数额,这个数据通常由当地统计部门公布。本人视同缴费指数,是根据个人的职务、职称等因素确定的一个系数,不同的职务、职称对应不同的视同缴费指数,它反映了个人在视同缴费期间的工资水平和缴费贡献。视同缴费年限,是指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之前,个人按照国家规定计算的连续工龄,这段时间虽然没有实际缴纳养老保险费,但在计算养老金时会被视为已经缴费。过渡系数,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取值范围通常在1% - 1.4%之间。 根据《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5〕2号),本决定实施前参加工作、实施后退休且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按照合理衔接、平稳过渡的原则,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依据视同缴费年限长短发给过渡性养老金。 不过,各地对于过渡养老金的计算方法可能会存在一些差异。因为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工资水平等情况不同,所以在具体计算时,当地可能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计算公式中的参数进行调整。因此,要准确计算事业单位过渡养老金,建议咨询当地的社保经办机构,他们可以根据当地的具体政策和个人的实际情况,提供准确的计算结果。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