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障碍人士可以继承房产吗
家里有智力障碍的亲人,老人离世后留下了房产。不清楚智力障碍的亲人有没有资格继承这处房产。想知道从法律角度来说,智力障碍能不能继承房产,具体是怎么规定和操作的 。
展开


智力障碍人士通常是可以继承房产的。 首先,在法律里,继承有几种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这就是说,如果被继承人(也就是留下房产的人)有遗嘱指定给智力障碍人士,那么按照遗嘱,智力障碍人士能继承房产;要是没有遗嘱,就按法定继承,只要智力障碍人士是法定继承人范围里的,也有权利继承。 而且,智力障碍人士如果被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也不影响他们的继承权。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一般就是监护人)可以帮忙管理和处置继承到的房产等财产,以此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如下具有监护能力的人员依次担任监护人:配偶;父母、子女等直系亲属;其他近亲属;其他愿意承担监护责任并得到被监护人居住所在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认可的个人或机构。 在实际继承流程中,得先通过法定程序确定监护人,之后由监护人代表智力障碍人士参与继承相关事务,比如办理房产过户手续等。不过要注意,具体操作流程在不同地区可能会有差别,所以一定要严格遵循当地的法律规定以及相关部门的要求。 相关概念: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简单说就是不能辨认自己行为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人,比如严重精神病人等,他们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无效的,很多事情需要法定代理人来处理。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这类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法定代理人:就是根据法律规定代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人,像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法定代理人 。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