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复议改变具体行政行为后能否起诉?
我之前遇到了一个具体行政行为,我不服就申请了行政复议,结果复议机关改变了原来的具体行政行为。我还是觉得这个改变后的结果不合理,我想知道我能不能去法院起诉这个经过复议改变后的行政行为呢?
展开


行政复议改变具体行政行为后是可以起诉的。下面为你详细解释相关法律概念和依据。 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或不当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主管行政机关提出复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一种法律制度。而行政诉讼则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活动。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这就明确了,当行政复议改变具体行政行为后,当事人是有权利以复议机关为被告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 从法律原理上来说,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诉权是法治社会的重要体现。行政复议改变具体行政行为后,如果当事人对该改变结果仍不满意,赋予其向法院起诉的权利,能够让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更充分的保障,也能确保行政行为接受司法监督,保证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所以,如果你遇到行政复议改变具体行政行为且你对改变后的结果不服的情况,完全可以依法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