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房子没有拿到房产证,公证后可以卖给子女吗?
我父母有套房子,目前还没拿到房产证,他们想把房子卖给我,我们去做了公证。但我不太确定,没房产证就算做了公证,这买卖到底有没有效,能不能顺利进行呢?想了解下法律上是怎么规定这种情况的。
展开


从法律角度来看,父母房子没有拿到房产证,即便进行了公证,也不可以直接卖给子女。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 首先,我们要明白房屋买卖的核心是房屋所有权的转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零九条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也就是说,房屋作为不动产,其所有权的转移是以登记为生效要件的。没有房产证,就无法完成房屋所有权的登记过户手续,子女也就不能合法地取得房屋的所有权。 其次,关于公证。公证主要是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在没有房产证的情况下,公证机构对房屋买卖进行公证,只是对买卖双方签订合同这一行为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证明,并不能改变房屋没有合法产权的事实,也不能替代房屋产权登记的效力。 再者,没有房产证的房屋进行交易存在诸多风险。例如,可能存在房屋产权不清晰的问题,房屋可能存在抵押、查封等限制交易的情况;也可能因为开发商的原因,导致房产证无法办理,从而使交易无法完成。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进行买卖,一旦出现纠纷,购房者的权益很难得到有效的保障。 所以,父母没有拿到房产证的房子,即便做了公证,也不能卖给子女。建议等拿到房产证后,再按照正规的房屋买卖程序进行交易,以确保交易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