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审证据未经质证会被改判吗?
我最近打官司,发现庭审的时候有个证据没经过质证,法官就拿来用了。现在判决结果不太好,我就想问问,这种庭审证据未经质证的情况,上诉的话会被改判吗?我挺担心再浪费时间和精力。
展开


在法律审判过程中,质证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质证指的是在法庭审理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围绕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针对证据证明力有无以及证明力大小,进行质疑、说明与辩驳的活动。这是为了让法官能够全面、客观地判断证据,从而作出公正的判决。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由当事人互相质证。未经质证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也就是说,证据必须经过双方当事人在法庭上的质证,法官才能把它作为判断案件事实的依据。 如果庭审中的证据未经质证就被法院采用,并据此作出了判决,这是违反法定程序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当事人提起上诉,上级法院在审理后,发现存在证据未经质证就被使用的情况,通常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如果该证据对案件的判决结果有实质性的影响,上级法院很可能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因为原审法院没有遵循法定的质证程序,可能导致对案件事实的认定不准确,影响了判决的公正性。 不过,是否改判还需要结合具体案件情况来看。上级法院会综合考虑整个案件的证据体系、事实情况以及该未经质证证据在其中的作用等因素。如果该证据虽然未经质证,但不影响最终的判决结果,可能不会直接改判,但也会对原审法院的程序瑕疵进行纠正。所以,庭审证据未经质证是有可能导致改判的,但不是绝对的。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