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签合同就一定能一告一个准吗
我最近遇到点事儿,和对方有业务往来但没签合同,现在出了纠纷,我想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又怕自己没把握。想问问在这种没签合同的情况下,去起诉是不是肯定能赢啊,想了解下具体是怎么回事。
展开


没签合同并不一定一告一个准。合同通常是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书面依据,但即便没有书面合同,也不意味着权益就无法得到保障。 在一些情形下,即便没有签订合同,如果存在实际履行行为,比如一方提供了货物或服务,另一方接受了,这可以当作事实合同的依据,在打官司时可能会得到认可。另外,相关的交易习惯、行业惯例等,要是双方行为符合这些习惯,也有可能被认定存在合同关系。 以劳动领域为例,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如果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但这也不是绝对的“一告一个准”。要是劳动者故意不签劳动合同 ,比如从一开始就打着获取双倍工资的主意而不签,用人单位不承担双倍工资赔偿责任。《劳动合同实施条例》第五条规定,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劳动者不与用工单位订立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无须支付经济补偿,只需支付实际工作时间的报酬。 从普遍的民事纠纷角度看,打官司讲究“谁主张,谁举证”。即使没有合同,如果能提供充分的证据,如双方的往来沟通记录(像电子邮件、短信、聊天记录等,能展示交易内容、双方意愿和协商过程)、支付凭证(如银行转账记录、收据等,证明款项往来)、证人证言(在场见证交易的第三方的话)、实际履行证据(交付的货物、提供的服务等实际行为)等,胜诉可能性会提高。然而,证据需要满足合法性、关联性和真实性的要求,要经过严格审查认定。而且不同案件情况和法律规定对证据要求有差异。 总之,不能简单认为没签合同起诉就必然胜诉或败诉,法院会根据具体案件情况,综合各种证据和因素来判断裁决。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