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下签订场地租赁合同有哪些注意事项?


在民法典下签订场地租赁合同,有以下一些注意事项: **明确双方当事人信息** 合同中应清晰写明出租人和承租人的姓名及住址等个人情况。这是为了确保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能够准确地联系和沟通,也便于在发生纠纷时,能够明确责任主体。例如,在发生租金支付争议或者场地使用问题时,能够迅速找到相关当事人进行协商和解决。依据《民法典》第四百七十条第一款规定,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应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等条款。 **详细描述场地具体情况** 包括场地的确切位置(如位于某路某号)、面积大小、装修状况(简要说明场地的墙壁、门窗、地板、天花板等的装修情况)、配备设施和设备(如场地内提供的桌椅、音响设备等)以及场地的产权及产权人信息(写明场地为何种产权,产权人是谁,出租人与产权人的关系及是否得到产权人的委托出租场地)。这有助于承租人全面了解场地状况,避免后续出现纠纷。例如,如果承租人需要特定的设施设备来举办活动,而合同中未明确是否提供,可能会导致活动无法顺利进行。 **明确场地用途** 需要说明场地是用于承租人自住、承租人一家居住、还是允许承租人或其家庭与其他人合住;场地是仅能用于特定用途(如举办活动),还是同时可以有其他用途(如办公等)。这可以防止出租人在租赁期间擅自改变场地用途,或者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将场地用于其他不当用途。 **约定租赁期限** 由于承租人不希望频繁更换场地,而出租人也不希望在短时间内又要寻找新的承租人,双方都需要有一段比较稳定的时间,所以需要在合同中约定一个明确的租赁期限。在这个期限内,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出租人不得收回场地,承租人也不得放弃这一场地而租赁别的场地。期限到了之后,承租人将场地退还给出租人。如果承租人要继续租赁该场地,则要提前通知出租人。例如,约定租赁期限为1年,承租人若想续租,需提前1个月通知出租人。 **确定租金及支付方式** 明确租金的金额、支付周期(如月付、季付、年付等)以及支付方式(如现金支付、银行转账等)。这可以避免在租金支付问题上出现争议。例如,约定租金为每月5000元,每月10日前通过银行转账支付。 **明确违约责任** 清楚地约定双方在违反合同约定时应承担的责任。例如,如果承租人未按照约定支付租金,应承担何种违约责任(如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等);如果出租人未按照约定提供场地或者擅自解除合同,应承担何种责任等。这样在发生违约情况时,双方可以依据合同约定进行处理。 **确定解决争议的方法** 可以选择协商、仲裁或者诉讼等方式解决争议,并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例如,约定双方在发生争议时,首先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均有权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