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定不起诉的条件和范围是什么?
我涉及一个案子,听说有酌定不起诉的情况。我想弄清楚,在什么条件下可以适用酌定不起诉,它的范围具体包括哪些。希望了解这方面的法律规定,看看自己的情况是否符合。
展开


酌定不起诉,也被叫做相对不起诉,它是指检察机关在拥有诉权的情况下,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认为不提起公诉更适宜时,可以决定不将犯罪嫌疑人交付法院审判。 从法律规定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这就是酌定不起诉的法律依据。 先来说酌定不起诉的条件。首先,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这是前提条件。如果行为本身不构成犯罪,就不存在酌定不起诉的问题。其次,犯罪情节必须轻微。这里的‘情节轻微’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比如犯罪的动机、手段、危害后果等。例如,犯罪嫌疑人是因为生活所迫而实施了犯罪行为,且犯罪手段比较温和,危害后果相对较小,就可能被认定为情节轻微。最后,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这主要是基于刑法中的一些具体规定,像犯罪嫌疑人具有自首、立功、犯罪中止等情节,根据刑法可以免除刑罚。 再看酌定不起诉的范围。它主要适用于一些犯罪性质不太严重、社会危害性较小的案件。常见的包括一些初犯、偶犯实施的犯罪,并且犯罪情节较轻。比如一些轻微的盗窃案件,犯罪嫌疑人是初犯,盗窃的财物价值较低,且在案发后主动归还了财物,积极赔偿了被害人的损失,这种情况下就有可能适用酌定不起诉。还有一些犯罪嫌疑人在犯罪后有明显的悔罪表现,积极挽回损失、赔礼道歉等,也可能被纳入酌定不起诉的范围。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