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房屋买卖纠纷该如何处理?遇到违法强拆又会怎样处罚?
对于拆迁房屋买卖纠纷的处理方式如下:
首先,如果双方在合同里有相关约定,那就按照合同约定的方式来解决纠纷。这就好比两人提前说好的规则,那就按这个规则办。
要是没有约定,双方可以尝试协商解决。协商就是双方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说说自己的想法和诉求,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个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在协商过程中,要注意分清责任是非,不能一味推卸责任,同时态度要端正,坚持原则。
若协商不成,还可以选择调解。调解是在第三方的主持下,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由第三方对双方进行说明劝导,促使双方互谅互让,达成和解协议。
此外,还能通过仲裁来解决。前提是双方在合同中有仲裁条款,或者事后达成了仲裁协议。由仲裁机构按照法律规定对争议事项进行居中裁断。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
最后,如果以上方法都行不通,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房产纠纷一般在房产所在地的法院起诉,或者在被告住所地和合同履行地起诉。起诉时要提交必要的证据,这样法院才能更好地支持当事人的诉讼请求。
关于违法强拆的处罚:
违法强拆房屋的,实施强拆的人要被追究责任。如果不构成犯罪,会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比如警告、罚款、拘留等。如果构成犯罪,就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可能涉及的罪名有故 意毁坏财物罪、非法侵入住宅罪等。例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采取暴力、威胁或者违反规定中断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迁,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相关概念:
房屋买卖合同:指出卖人将房屋交付并转移所有权给买受人,买受人支付价款的合同。
仲裁:由第三者依据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订立的仲裁条款或自愿达成的仲裁协议,按照法律规定对合同争议事项进行居中裁断的一种方式。
执行回转:在执行完毕后,因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被依法撤销,由执行人员采取措施,强制一方当事人将执行所得返还给对方当事人。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