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认证和待抵扣有什么区别?
我在处理税务相关事务时,碰到了待认证和待抵扣这两个概念。不太清楚它们到底有啥不一样,不知道在实际操作和税务处理上分别有什么规定和影响,希望能得到专业解答。
展开


待认证和待抵扣是税务处理里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存在明显区别。 待认证指的是一般纳税人取得了扣税凭证之后,还没有经过税务机关认证的进项税额。简单来说,就是拿到了可以用来抵扣税款的发票等凭证,但还没去让税务机关确认这些凭证的有效性和可抵扣性。依据《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一般纳税人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不动产,已取得增值税扣税凭证并经税务机关认证,按照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当月未认证的可抵扣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待认证进项税额”科目。例如企业收到了一张增值税专用发票,在还没拿去认证时,就先把对应的税额计入待认证进项税额。 待抵扣则是按照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准予以后期间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一般是在不动产等特定业务中会用到。还是依据《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一般纳税人自2016年5月1日后取得并按固定资产核算的不动产或者2016年5月1日后取得的不动产在建工程,其进项税额按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自取得之日起分2年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应当按当期可抵扣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以后期间可抵扣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额”科目。比如企业购买了一处不动产,进项税额分两年抵扣,第一年抵扣60%,剩下40%就先计入待抵扣进项税额,等第二年再进行抵扣。 总的来说,待认证侧重于扣税凭证还未认证的状态,而待抵扣是已经认证,但按规定要在以后期间才能抵扣的情况。它们在税务处理流程和时间安排上有着不同的规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