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官不理旧账在纪律处分条例中有哪些规定?
我所在的地方换了领导后,新领导对之前定下的合作项目和承诺都不管了,说那是上一任的事。我想知道从纪律处分条例的角度,新官不理旧账这种情况有没有相关规定来约束,新领导要承担什么责任呢?
展开


“新官不理旧账”是一种不良的工作作风,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有相关的约束规定。 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新官不理旧账”的含义。它指的是新上任的官员对前任官员在职时所做出的决策、签订的合同、承诺的事项等不予承认、不予执行。这不仅损害了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也破坏了政府的公信力和营商环境。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违背社会公序良俗,在公共场所有不当行为,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虽然该条没有直接针对“新官不理旧账”,但从纪律处分的原则来看,“新官不理旧账”这种行为违背了党员干部应有的担当和责任,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也可能适用此条进行相应的纪律处分。 同时,《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在党的纪律检查、组织、宣传、统一战线工作以及机关工作等其他工作中,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造成损失或者不良影响的,应当视具体情节给予警告直至开除党籍处分。新官不理旧账可以视为在工作中不履行职责的表现,因为承接和处理前任留下的事务是官员的工作职责之一,新官有责任维护行政行为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从法律层面来看,政府作为行政主体,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签订的合同等具有法律效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如果新官以不理旧账为由不履行合同义务,就构成违约,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对于“新官不理旧账”的问题,相关部门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查和处理,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政府的公信力。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