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夫妻离婚财产分割必须要公证吗

最近在和另一半商量离婚财产分割的事情,身边有人说最好去做个公证,可也有人觉得没必要。我不太清楚到底该怎么办,就想问问夫妻离婚财产分割是不是必须得去公证啊?要是不公证会不会有啥问题?
展开 view-more
  • #离婚财产
  • #财产分割
  • #公证效力
  • #离婚协议
  • #夫妻财产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夫妻离婚财产分割不是必须要公证。 首先,离婚财产分割协议只要是双方真实意思体现,签订时双方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协议内容不违法且不违背公序良俗,那么经双方签订并注明日期后,即使不办理公证手续也是有效的。并且在双方拿到离婚证后依法生效。这是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其次,从离婚方式来说,如果是协议离婚,双方达成的财产分割协议在离婚后自动生效,无需再到公证处办理公证;若是诉讼离婚,在法官宣判判决书生效后,离婚审判过程中的财产分割协议也生效,同样不需要去公证处公证。 不过,公证也有一定好处,其目的是加强协议书作为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避免将来纷争的产生。比如双方对财产分割存在争议,或者涉及房产、股票等复杂财产情况,担心日后出现纠纷,公证可以使财产分割内容更明确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法律风险。但公证只是一种证明方式,并非财产分割的法定程序,即便未公证,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离婚条件和财产分割原则,法院通常也会支持双方约定。 总之,是否对离婚财产分割进行公证,取决于夫妻双方的意愿和具体情况。如果对这方面存在疑虑或想要进一步的法律保障,咨询专业律师是个不错的选择。 相关概念: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指能够通过自己独立的行为进行民事活动,行使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在我国,一般18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自然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公序良俗:即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的简称,指的是社会正常运转的一般秩序和社会成员普遍认可、遵循的一般道德准则。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