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正式工自己交社保会更多吗?


在探讨不是正式工自己交社保是否会更多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明确一下“正式工”和非“正式工”缴纳社保的不同情况。一般来说,正式工是指与用人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社会保险的员工;而非正式工自己缴纳社保,通常是以灵活就业人员的身份参保。 对于正式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条、第二十三条、第三十三条、第四十四条和第五十三条的规定,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其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的费用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由用人单位缴纳,职工无需缴纳。具体的缴费比例各地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大致上,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一般在16% - 20%左右,个人缴费比例为8%;医疗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一般在6% - 10%左右,个人缴费比例为2%左右;失业保险单位和个人缴费比例通常分别在0.5% - 1%左右。 而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自己缴纳社保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规定,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费用。灵活就业人员缴纳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通常可以在当地上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如60% - 300%)之间自主选择,缴费比例一般为20%,其中8%计入个人账户,12%计入统筹基金;缴纳医疗保险的缴费比例各地差异较大,一般在4% - 11%左右。 从缴费构成来看,正式工有单位分担大部分的社保费用,个人只需承担较小的一部分;而灵活就业人员需要自己承担原本由单位和个人缴纳的全部费用。所以,通常情况下,不是正式工自己交社保的费用会相对更多。不过,自己缴纳社保也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根据自身经济状况选择合适的缴费档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