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鉴定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我最近涉及一个民事纠纷案件,需要对一些证据进行鉴定。朋友建议做司法鉴定,但我不太确定它有没有法律效力。要是没有法律效力,那做了也是白搭。所以想问问,司法鉴定到底有没有法律效力呢?
展开


司法鉴定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但这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司法鉴定是什么。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 从法律效力的角度来说,司法鉴定意见属于法定的证据种类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规定,证据包括鉴定意见。这就意味着司法鉴定意见在诉讼过程中是可以作为证据使用的。 不过,要让司法鉴定具有法律效力,需要满足几个关键条件。其一,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他们需要经过司法行政机关的登记和公告,有合法的鉴定资格。如果鉴定机构或人员没有资质,那么其作出的鉴定意见可能不被法院认可。其二,鉴定程序必须合法。这包括鉴定的委托、受理、实施等各个环节都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比如,鉴定材料的来源要合法,鉴定过程要遵循科学的方法和标准。其三,鉴定意见必须客观、公正。鉴定人要基于科学的分析和判断给出意见,不能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 在诉讼中,虽然司法鉴定意见具有法律效力,但它并不是绝对的、不可质疑的。对方当事人如果对鉴定意见有异议,可以申请重新鉴定。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判断是否准许重新鉴定。如果重新鉴定的结果与原鉴定意见不同,法院会结合案件的其他证据,对鉴定意见进行综合审查判断,最终确定采信哪一份鉴定意见。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