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防卫权的八种情况是什么?


无限防卫权,简单来说,就是在特定的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情形下,公民进行防卫行为,即便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也不用承担刑事责任。这其实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种特殊的防卫权利,目的是鼓励大家勇敢地同严重暴力犯罪作斗争,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第三款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下面来详细说一下常见的可能涉及无限防卫权的八种情况(实际不限于八种)。 首先是行凶,这里的行凶并非一般的打架斗殴,而是指使用凶器对他人实施严重危及生命安全的暴力行为。比如,有人手持利刃追砍他人,这种情况就属于行凶。 杀人,这很好理解,就是不法侵害人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例如,某人拿着枪瞄准他人准备射击,此时被瞄准的人进行防卫就可能适用无限防卫权。 抢劫,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比如,歹徒持刀威胁并抢夺路人的财物,在这种抢劫行为正在进行时,被抢者进行防卫造成歹徒伤亡,不用负刑事责任。 强奸,是指违背妇女意志,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行与妇女发生性交的行为。当妇女遭遇强奸正在发生时,为保护自己实施防卫造成侵害人伤亡,也属于无限防卫权的范畴。 绑架,是指以勒索财物或者其他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绑架他人的行为。如果人质在被绑架过程中,对绑匪实施防卫导致其伤亡,同样适用无限防卫权。 除此之外,像严重的故意伤害行为,当不法侵害人正在实施故意伤害,且手段极其残忍,可能导致他人重伤或死亡时,防卫人也可以行使无限防卫权。例如,用极其危险的工具如斧头猛砍他人。 还有暴力性的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等犯罪。这些物品本身具有极大的危险性,如果被不法分子获取,会对社会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在这种犯罪正在进行时,防卫人可以进行无限防卫。 以及暴力劫持航空器、船只、汽车等行为。这些交通工具一旦被暴力劫持,会危及众多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在劫持行为发生时,乘客、驾驶员等人员进行防卫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符合无限防卫权的规定。 总之,无限防卫权的行使是有严格条件限制的,必须是针对正在进行的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并且是为了保护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