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诉讼中政府部门出具证明的证据效力如何?
我正在打一场官司,政府部门给我出具了一份证明。我不太清楚在诉讼里,政府部门出的这个证明证据效力怎么样,能不能有力地支持我的诉求,它和其他普通证据比起来又有啥不同,所以想了解一下。
展开


在诉讼中,政府部门出具的证明具有一定的证据效力,但具体情况需要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来判断。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证据效力的基本概念。证据效力指的是证据在证明案件事实方面所具有的作用和价值。一个证据是否具有效力,主要看它是否具备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这三个特性。真实性就是说证据必须是真实存在的,不是伪造的;关联性是指证据要和案件的事实有联系;合法性则要求证据的取得方式和形式都要符合法律规定。 政府部门出具的证明通常具有较高的公信力。这是因为政府部门有其权威性,在其职责范围内进行调查、核实后出具的证明,一般是基于客观事实的。例如,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九十条,国家机关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社会管理职能的组织,在其职权范围内制作的文书所记载的事项推定为真实,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这就意味着,政府部门出具的证明在法律上是被推定为真实的。 不过,这并不代表政府部门出具的证明就一定具有绝对的证据效力。如果对方当事人有相反的证据,并且这些证据能够充分证明政府部门的证明存在错误或者不真实的情况,那么法院可能不会完全采信该证明。例如,如果证明内容与其他确凿的证据相矛盾,或者证明的出具程序存在违法违规的情况,法院就会对其效力进行重新评估。 此外,法院在审查政府部门出具的证明时,也会综合考虑其他因素。比如证明的内容是否与案件的核心事实相关,证明的来源是否可靠,以及证明所依据的材料是否充分等。如果证明只是一些笼统的表述,缺乏具体的事实依据和相关的调查材料,法院也可能会降低其证据效力。 综上所述,政府部门出具的证明在诉讼中一般具有较高的证据效力,但不是绝对的。它同样需要接受法院的审查和判断,并且要结合其他证据来综合认定案件事实。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