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五种情况不算工龄?
我在计算自己工龄的时候,发现好像有些情况不能算进去。我不太清楚具体是怎么回事,想知道法律上规定的哪五种情况是不算工龄的呢?这样我就能准确算出自己的工龄了。
展开


工龄是指职工以工资收入为生活资料的全部或主要来源的工作时间,它在计算许多权益如带薪年休假、病假工资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下面为您介绍五种常见不算工龄的情况。 首先是在校学习期间。学生在学校读书,主要任务是学习知识和技能,并没有以工资收入作为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所以这段时间不能算入工龄。依据《关于工龄计算问题给铁道部人事局的复函》规定,建国后职工在学校学习期间的工龄计算,应按照不同情况分别处理,其中普通学校学习期间一般不计算工龄。 其次,在待业期间也不算工龄。待业意味着劳动者没有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没有工资收入,不符合工龄计算的基本条件。因为工龄强调的是职工参加工作并获取工资的时间。 第三,被判刑、劳教期间不算工龄。当职工因违法犯罪被判刑或劳教时,其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通常会被解除,在此期间没有正常的工作和工资收入。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职工受刑事处分、开除、劳动教养并被开除公职处分的,其连续工龄应从重新参加工作之日起计算。 第四,个体经营期间,如果没有缴纳社保,也不算工龄。个体经营虽然也是一种就业形式,但工龄计算一般和社保缴纳情况相关联。只有按照规定缴纳了社保,才可以将这部分时间计入工龄。因为社保缴纳记录是证明职工工作经历和时间的重要依据。 最后,在没有资质的单位工作且未缴纳社保的情况不算工龄。只有在具有合法用人资质的单位工作,并且单位按照规定为职工缴纳社保,这段工作时间才能算入工龄。因为合法的劳动关系和社保缴纳是工龄认定的重要前提。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