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龄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工龄计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连续计算法,也叫工龄连续计算。简单来说,如果职工从一个单位调到另一个单位工作,其在前后两个单位的工作时间应不间断地计算为连续工龄。比如职工从甲单位调到乙单位,那么在甲单位工作的时间加上在乙单位工作的时间,就是连续工龄。如果职工被错误处理,后经复查、平反,其受错误处理的时间可与错误处理前连续计算工龄的时间和平反后的工作时间,连续计算为连续工龄。依据是相关劳动法规保障职工正常工作经历的连续性计算。 合并计算法,也叫合并计算连续工龄。是指职工的工作经历中,一般非本人主观原因间断了一段时间,把这段间断的时间扣除,间断前后两段工作时间合并计算。例如精简退职的工人和职员,退职前和重新参加工作后的连续工作时间可合并计算。这一算法是考虑到非职工主观意愿导致的工作间断不应影响工龄计算。 工龄折算法。从事特殊工种和特殊工作环境工作的工人,连续工龄可进行折算。像井下矿工或固定在华氏32度以下的低温工作场所或在华氏100度以上的高温工作场所工作的职工,计算其连续工龄时,每在此种场所工作一年,可作一年零三个月计算。在提炼或制造铅、汞、砒、磷、酸的工业中以及化学、兵工等工业中,直接从事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职工,在计算其连续工龄时,每从事此种工作一年,作一年零六个月计算。这是因为这些特殊工作环境和工种对职工身体伤害大、工作强度高,所以给予工龄折算补偿。 在计算一般工龄时,应包括本企业工龄在内,但计算连续工龄时不应包括一般工龄(一般来说,因个人原因间断工作的,其间断前的工作时间只能计算为一般工龄)。确定职工保险福利待遇和是否具备退休条件时,一般只用连续工龄。工作年限或连续工龄计算应按国发(1978)104号文件的规定计算,即“满”一个周年才能算一年。 相关概念: 连续计算法:职工工作单位变动或经历特殊情况(如错误处理平反)时,前后工作时间不间断累计计算工龄的方法。 合并计算法:职工因非主观原因工作间断,扣除间断时间,将前后两段工作时间合并计算工龄的方法。 工龄折算法:针对特殊工种和特殊工作环境工人,将其实际工作年限按一定比例折算成更长工龄的计算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