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如何认定工龄?
我在一家公司工作了挺长时间,但是一直没签劳动合同。现在涉及到一些权益问题,和工龄有关,我就想知道在没有劳动合同的情况下,我的工龄该怎么认定啊?想了解具体的认定方法和依据。
展开


在没有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工龄也是可以认定的。首先要明确,工龄对于劳动者来说很重要,它关系到经济补偿、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等权益,工龄越长,劳动者能获得的经济补偿金可能就越多。 虽然劳动合同是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重要证据,但即便没有它,还有其他办法认定工龄。常见的方式是通过单位发放工资的记录来认定,只要能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在单位的工作时间和工资发放情况,就可以认定工龄。比如工资条、银行工资流水等。 此外,社保缴纳记录也是有力证明,它能显示你在该单位的社保缴纳起始时间,以此来推断工作时间从而认定工龄。还有工作证、出入证、同事证言、工作场所的照片或视频等,也能辅助证明你的工作经历和工龄。 从法律依据来看,《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这表明即便没有书面合同,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就已建立,所以不影响工龄认定。 计算工龄的方法有连续计算法和合并计算法。连续计算法就是某职工从甲单位调到乙单位工作,其在甲、乙两个单位的工作时间应不间断地计算为连续工龄;如果职工被错误处理,后经复查、平反,其受错误处理的时间可与错误处理前连续计算工龄的时间和平反后的工作时间,连续计算为连续工龄。合并计算法是职工工作经历中,一般非本人主观原因间断了一段时间,把这段间断的时间扣除,间断前后两段工作时间合并计算,例如精简退职的工人和职员,退职前和重新参加工作后的连续工作时间可合并计算。 相关概念: 一般工龄:指职工从事生产、工作的总的工作时间。 本企业工龄(连续工龄):指工人、职员在本企业内连续工作的时间。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