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找回以前的工龄该怎么办?


首先,咱们得了解一下工龄是什么。工龄指的是职工以工资收入为生活资料的全部或主要来源的工作时间。它很重要,工龄长短能体现职工参加工作时间的长短,也和对社会、企业的贡献大小以及知识、经验、技术熟练程度相关。 一般来说,工龄计算方法有连续计算法等。比如职工从甲单位调到乙单位工作,甲、乙两个单位的工作时间应不间断地计算为连续工龄。要是职工被错误处理,后经复查、平反,受错误处理的时间可与错误处理前连续计算工龄的时间和平反后的工作时间,连续计算为连续工龄。 如果想找回以前的工龄,你可以按下面的步骤来尝试。第一步,收集文件,像工作证明、社保证明、工资单等所有有关你工作历史的文件都要收集好。这些文件能作为你工作过的有力证据。 接着,向原单位申请工龄证明。要是原单位还在且能联系上,就向它申请;要是原单位已经不存在或无法联系了,那就尝试向相关部门申请。 之后,可以向当地的社保部门申请工龄证明,社保部门会根据你缴纳社保的记录来确定你的工龄。 要是有明确的证据证明工龄认定错误,而单位又不愿意更改的话,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用人单位依法更改。起诉时要向法院递交起诉状,起诉状里要写明原告和被告的信息、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等事项。 法律依据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修正草案 》第三十八条规定,一般工龄系指工人职员以工资收入为生活资料之全部或主要来源的工作时间而言,在计算一般工龄时,应包括本企业工龄在内。《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7修订)》也对起诉的形式和起诉状应记明的事项做了规定。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个人原因造成社保中断等导致工龄认定可能出现问题,很多地区已经收紧了社保补交政策,由个人原因或者是灵活就业人员造成社保中断的情形,通常不得以补缴的方式来延长自己的累计缴费年限。但如果是企业单位原因造成的中断,企业有法定义务和条件进行补缴,补交产生的滞纳金费用也应由企业承担。 相关概念: 连续计算法:也叫工龄连续计算,比如职工在不同单位工作,工作时间不间断计算为连续工龄。 一般工龄:工人职员以工资收入为生活资料之全部或主要来源的工作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