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没有劳动合同如何计算工龄?

我在一家公司工作挺久了,可当时没签劳动合同。现在涉及一些权益问题跟工龄有关,就想知道在没有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工龄到底该怎么算呀?是按实际工作时间,还是有别的计算方法呢?特别想弄清楚这个问题来维护自己权益。
展开 view-more
  • #工龄计算
  • #劳动合同
  • #劳动关系
  • #社保记录
  • #工资记录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没有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工龄也是可以计算的。首先要明确,工龄指的是劳动者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时间,它对劳动者的诸多权益,像经济补偿、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等都非常关键。 虽然没有劳动合同,但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常见方法来认定工龄: 一是参考单位发放工资的记录。工资发放记录能够证明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时间,这是很重要的认定依据。 二是查看社保缴纳记录。如果有缴纳社保,社保的缴纳时间通常也可以作为计算工龄的参考,因为缴纳社保意味着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了事实上的劳动关系 。 从法律规定来看,《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即便没有书面合同,但只要劳动者实际付出了劳动,就已经与用人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这段工作时间就应计入工龄。 计算工龄常见的方法有连续计算法和合并计算法。连续计算法就是职工在不同单位工作的时间不间断地计算为连续工龄,比如职工从甲单位调到乙单位工作,其在甲、乙两个单位的工作时间应连续计算。合并计算法是职工工作经历中,因非本人主观原因间断了一段时间,把这段间断时间扣除,间断前后两段工作时间合并计算,像精简退职的工人和职员,退职前和重新参加工作后的连续工作时间可合并计算。 相关概念: 连续计算法:是指某职工从一个单位调到另一个单位工作,其在两个单位的工作时间应不间断地计算为连续工龄。若职工被错误处理,后经复查、平反,其受错误处理的时间可与错误处理前、平反后的工作时间连续计算为连续工龄。 合并计算法:也叫合并计算连续工龄。职工工作经历中,若因非本人主观原因间断了一段时间,将这段间断时间扣除,间断前后两段工作时间合并计算。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